超大规模市场有多大潜力?三个数据带你看→
光伏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结合,则可以促进能源行业和信息行业的跨界融合,实现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智能化匹配及协同运行,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
我们不但在国内做项目开发,在海外也做。但不论如何,行业整体上仍然是快步向前的。
事实上,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光伏平价上网进程。业内对此表示,该项政策旨在延续推进平价上网进程的举措,有望进一步促进补贴退出期的平稳过渡除了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创新之外,东方日升在海内外项目开发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现在中国整体的产能占到了全球70%-80%,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全球的视野来做。今后,随着光伏成本以及储能的应用,达到平价上网的市场与地区也将越来越广。
事实上,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光伏平价上网进程。对于光伏行业如何跑好马拉松?王洪表示:进入光伏行业十几年以来,我见证了这个行业的波动,在成本下降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企业在跑的过程中离开了 赛道,或者说落后于人。未来光伏电价能降到什么水平?暂时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
一般而言,主要通过对并网核心关键部件的并网性能的认证,如光伏逆变器、SVG等等并网关键部件并网性能的仿真建模,使整个光伏电站能有良好的基础技术。随着储能、输配电等问题逐步解决,光伏的波动性和消纳问题不复存在,化石能源不再具备任何优势,最大的可能是只有少量保留,作为电网的备用能源和调频选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应用时代正在向我们招手。可见,平价上网绝不能称为终极目标。在降低度电成本的同时,也要配合储能等并跑技术,努力提升光伏发电的稳定性,拓展其多样性应用。
继续延伸,当光伏价格降到足够低以后,即使没有补贴,我们也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作为相对低价的能源品种,光伏开始为其他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提供价格参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将平价上网比作一个街角,她说,一旦拐过这个街角,我们将看到一个全新的后平价世界。
随着我们从竞价时代过渡到平价时代,通过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给化石能源设立的天花板正在逐步成型。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在德国等光伏装机总量很大的国家,会通过并网认证的模式,加强对新能源并网运行的管理。光伏的电网友好性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光伏、风电被称为垃圾电,就是由于其具有不稳定性,电网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调峰调频。格尔木的0.31元/kWh,沙特阿布扎比的0.179美分/kWh,都只是目前的市场最低价。
显然,实现平价目标后,光伏将不再是单纯的投资产品,而是增加了其他属性,这对于未来户用光伏的推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降低光伏对电网运行的影响,需要其在电压的故障穿越能力、运行适应性、功率控制能力等方面对电网运行起到支撑作用,这也是电网友好性一词的由来。只不过,之前的降价是强制的,有明显的阶段性跳水,之后则是相关企业(包括制造企业和电站投资企业)因竞争需要而主动降价形成一定的价格波动。根据调研,在南方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老百姓不再采用传统的最佳倾角安装方式,而是在平屋顶上加一个阳光棚,在下方种植花卉,夏天时还可以纳凉、下棋、品茶。
此外,储能的调峰调频作用也逐步显现,相信未来在西部某些省份,储能将成为光伏电站的标配。中国的光伏电价采用煤电标杆电价+补贴形式,这意味着只要光伏电价高于煤电,就永远是政策导向型市场。
从全球来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应用是大势所趋,已经有部分光伏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先一步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未来我国也有希望达到50%以上、甚至100%可再生能源。02、随着光伏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电网对光伏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
03、光伏的应用形式会更加丰富多样。但很少有人思考,光伏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在平价上网之后,我们还有没有别的追求?这里提出三个观点01、平价不是终点,光伏电价仍有下降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应用最广泛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光伏发电。之前光伏体量较小,火电少吃一口就能给光伏留出空间;但经过多年发展,光伏行业已经成年,对电网的冲击不容小觑,这时候就必须拿出自己的担当。小结平价上网不是光伏发展的终点,更谈不上终极目标。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出台,更多建筑光伏系统以屋顶光伏(BAPV)的形式出现。
BIPV的概念提出很早,几乎与光伏产业化发展同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也展开了很多相关的技术研究。引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在2018年广东光伏论坛上的观点,光伏不是要消灭化石能源,而是给化石能源设立了价格天花板。
在这种形势下,光伏的作用可能不止于发电,而是加上了许多附加功能,比如最典型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总览全球发展形势,新增电力装机中绝大多数是清洁能源,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205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和消费比重的长期目标。
丰富多彩的应用形式光伏产品的价格可能会有波动,但大趋势毋庸置疑,能源一定会越来越便宜。主动降价的光伏从全球来看,海外超过一半市场已经实现平价上网,但最低中标电价仍在不断刷新。
作为光伏从业者,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不断推出高效产品和技术。随着国内光伏装机规模不断增长,电网公司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继续延伸,当光伏价格降到足够低以后,即使没有补贴,我们也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作为相对低价的能源品种,光伏开始为其他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提供价格参考。在降低度电成本的同时,也要配合储能等并跑技术,努力提升光伏发电的稳定性,拓展其多样性应用。
总览全球发展形势,新增电力装机中绝大多数是清洁能源,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205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和消费比重的长期目标。长期以来,业内基本都把平价上网视作终极目标,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光伏组件、逆变器的售价都是越低越好,只有这样,才能让系统造价越来越低,光伏的装机规模和发电量才能不断攀升。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出台,更多建筑光伏系统以屋顶光伏(BAPV)的形式出现。格尔木的0.31元/kWh,沙特阿布扎比的0.179美分/kWh,都只是目前的市场最低价。
03、光伏的应用形式会更加丰富多样。一般而言,主要通过对并网核心关键部件的并网性能的认证,如光伏逆变器、SVG等等并网关键部件并网性能的仿真建模,使整个光伏电站能有良好的基础技术。
毕竟,对火电、水电等常规能源,电网也一视同仁。小结平价上网不是光伏发展的终点,更谈不上终极目标。可见,平价上网绝不能称为终极目标。引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在2018年广东光伏论坛上的观点,光伏不是要消灭化石能源,而是给化石能源设立了价格天花板。
此外,储能的调峰调频作用也逐步显现,相信未来在西部某些省份,储能将成为光伏电站的标配。从全球来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应用是大势所趋,已经有部分光伏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先一步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未来我国也有希望达到50%以上、甚至100%可再生能源。
随着我们从竞价时代过渡到平价时代,通过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给化石能源设立的天花板正在逐步成型。为了降低光伏对电网运行的影响,需要其在电压的故障穿越能力、运行适应性、功率控制能力等方面对电网运行起到支撑作用,这也是电网友好性一词的由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应用最广泛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光伏发电。BIPV的概念提出很早,几乎与光伏产业化发展同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也展开了很多相关的技术研究。